| 权衡财经
作者:行者
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行业老大,有“酱油茅”之称,截至10月22日收盘,其在A股市值超2400亿元。不过,最近市场传来海天味业二次赴港上市的消息,引发外界对海天味业经营状况的关注。
外界的关注可能与海天味业最近几年经营状态波动有关。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,从2021年起,海天味业业绩便整体下行。与此同时,海天味业股价也经历“过山车”,截至10月22日收盘,其股价较历史最高点已经跌去超六成。
值得注意的还有,海天味业悄悄完成了高管团队的“新老交棒”。虽然不少“接棒者”出自“海天系”,熟悉公司业务,但面对国内市场增长放缓、海外业务又需加速推进的局面,“接棒者”能否顺利破局仍有待观察。
海天味业或二次赴港上市
近日,有消息称,海天味业正在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,可能筹资至少15亿美元。海天味业正在跟顾问商讨在香港发行股票的可能性,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上市;目前,该商讨仍在进行,募资规模将取决于市场状况。
海天味业尚未对外官宣其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,亦未对市场传闻做出回应和置评。但过去两年去港股上市的内地企业很多,比如中国中免、美的集团、安井食品。
港股和A股有不小的差别。比较而言,港股对股东减持要求没有A股多,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减持行为和外资做空。此前,安井食品、绝味食品传出赴港上市消息后,其A股股价均发生下跌,原因就是引发了投资者担忧,被质疑大股东有套现离场的意图。
此次被传出赴港上市消息后,海天味业股价也大幅下跌,10月16日当天下跌近5%,领跌食品饮料股。
但由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港股更有利于海外融资,这应该是包括海天味业、安井食品在内的一众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。
虽然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尚有204.82亿元,但上半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足足下滑了56.45%。财报显示,2023年上半年,海天味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6.5亿元,今年上半年这一指标萎缩至5.73亿元。
海天味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样大幅“跳水”。中报显示,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-51.54亿元,而去年这一数据为24.66亿元,前后差值达76.2亿元。
现金流入账承压,再联系港股上市融资更加便利,或许可以解释海天味业赴港上市的直接目的。
另外,从海天味业在A股的整体经历看,其股价于2021年1月8日盘中触达122.39元/股的历史最高点后,便一路下行。海天味业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7000亿元跌至如今的2400亿元,足足跌去了4600亿元。
因此,对海天味业来说,除了融资的直接目的,开辟港股新战场或许还有提振自己在资本市场表现的意味。如果能够在港股重新翻红,亦能够提升海天味业在资本市场的形象,从而为公司打造更好的融资环境。
如果成功赴港上市,无疑将成为海天味业的历史性时刻。但对海天味业来说,赴港上市无论是为了融资还是提振市场形象,都是比较浅显的意图。赴港上市还隐含着海天味业深层次的目的,即以港股为跳板拓展国际市场,从而为公司发展打开新局面,以应对国内市场增长放缓。
海外市场被寄予厚望
作为“酱油茅”,海天味业长期深耕调味品行业,旗下海天酱油、海天蚝油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,尤其是上市后业绩高歌猛进。
财报显示,2014年海天味业上市,该年营收为98.17亿元,到2021年时涨至250.04亿元,其中2017年到2020年的4年间营收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5%;净利润从20.90亿元涨至66.71亿元,同一时间段内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在20%左右。
随后,海天味业业绩增长便开始放缓。2022年海天味业营收虽然创下256.10亿元的新高,但同比增长率仅有2.42%,2023年更是下滑至-4.10%。2023年还是海天味业上市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、净利润双降的一年。
今年上半年,海天味业营收、净利润重回正常增长轨道,两项数据也创下新高,实现营收141.56亿元,同比增长9.18%;实现净利润34.53亿元,同比增长11.52%。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这是在海天味业去年库存压力大、基数较低的背景下迎来的触底反弹,是否具有持续性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第二季度,海天味业销售现金流入同比增加2.2%,显著慢于收入,同时公司的三大品类酱油、蚝油、调味酱同比增长仍然仅有个位数。而在此前的2022年和2023年,海天味业这三大品类已经连续两年营收同比下滑。
从整个行业来看,国内调味品市场步入存量时代,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低速增长阶段。根据国泰君安(香港)发布的数据,2020年到2023年,国内调味品行业销售额CAGR降至1.3%,销量CAGR更是低至-1.25%。
虽然进入存量市场,但调味品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非但未减,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。李锦记、厨邦、金龙鱼等知名品牌都在加紧攻城掠地,主打“零添加”概念的千禾酱油更是抓住海天味业深陷添加剂风波的空隙趁势崛起。
经营环境的变化是海天味业国内业务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。在这种情况下,除了对国内业务进行调整,海天味来还将目光瞄向海外。海天味业在其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,“行业内企业在存量和增量市场均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,公司需要找到新的增长路径”。
但目前的现状是,海天味业海外市场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。根据海天味业的说法,其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,但公司在去年的一次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表示,“产品仍以华人使用为主,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较低”。
海天味业历年财报并未披露过海外市场销售占比。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的百强企业出口数据,海天味业2022年的出口额度还不及莲花健康,其海外业务主要依托国内的知名度在华人群体中小幅渗透,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可能不足5%。
但从企业目前的处境来看,海天味业又必须啃下海外市场这块“硬骨头”,才能缓解国内市场增长压力。所以,赴港上市对海天味业就具有了特殊意义,而不仅仅是融资这么简单。
“新老交棒”面临破局压力
如果从1955年公私合营组建海天酱油厂算起,海天味业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。在这么长的时间内,作为国内调味品行业头部企业,其重要职位的变动自然也吸引着外部眼球。
今年9月20日,海天味业发布公告称完成董事会换届,原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程雪升任公司董事长,原副总裁管江华接任程雪升任为公司总裁,桂军强、柳志青、夏振东为副总裁,李军为财务负责人,柯莹为董事会秘书。而海天味业的灵魂人物、原董事长兼总裁庞康则“裸退”。
这标志着海天味业基本完成了高管团队的“新老交棒”。在企业经营状态波动之际,海天味业对人事做出重大调整,非同寻常。
整体来看,海天味业的“新老交棒”秉持稳健的风格。众多“接棒者”均来自“海天系”,皆有在海天味业的工作经历,这有利于大规模人事变动的顺利交接。
程雪被称为“酱油女王”“佛山女富豪”,此前曾担任海天味业副董事长、执行总裁。桂军强2007年就加入海天味业,曾任蚝油厂经理、工艺部经理、质检部经理、江苏海天总经理、高明园区总经理等职务。柳志青于2008年加入海天味业,历任仓储部经理、物流中心副总经理、采购中心总监、敏捷中心总监、客制化事业部总经理、总裁处轮值主任等职务。夏振东则是2006年加入海天味业,历任营销区域经理、营销大区总监、片区营销公司总经理、营销事业委员会轮值主任等职务。
从股权方面看,“接棒者”也与海天味业形成了较深的绑定关系。早在2023年12月27日,作为海天味业母公司海天集团的股东,程雪、庞康、管江华、陈军阳、文志州和廖长辉等6人就签署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。而海天味业今年半年报显示,截至今年6月末,程雪个人持有海天味业1.76亿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3.17%,是仅次于庞康的第二大境内自然人股东;而程雪等上述6人合计持有海天集团71.80%的股份,为集团实际控制人,并直接及通过海天集团间接合计持有海天味业55.33%的股份,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。
但是,海天味业的“接棒者”需要直面大环境不利、餐饮端受损等不利局面。尽管上半年海天味业业绩回暖,但后续能否持续增长考验着程雪等新一代掌舵者。
尤其是添加剂事件影响深远,甚至至今海天味业仍未完全摆脱食品安全危机。比如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“海天酱油”,仍有产品变质、有异物、出现蛆虫等投诉。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,如何管控好食品安全同样对海天味业“接棒者”构成挑战。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