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权衡财经
首富光环褪色
2025年9月28日,一则“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”的消息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,瞬间在热搜上激起千层浪。这位曾三次荣登中国首富宝座的商业传奇人物,如今以588亿元的身家在新财富500强中位居第51名。
相较其巅峰时期2600亿的庞大资产,财富缩水幅度近77%。大连万达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超过70亿元,旗下48座核心万达广场、600家酒店以及影视资产相继易主。这一系列变故,清晰地映照出这位地产枭雄在困境中艰难自救的曲折历程。
军人底色与商业帝国崛起
王健林的传奇人生发端于军旅生涯。长达17年的军队历练,如同精心雕琢的刻刀,塑造出他坚韧不拔的品格。正是这种品格,支撑着他完成了从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到商业巨擘的华丽蜕变。
1988年,当他接手一家亏损企业时,为了获得2000万贷款,他遭受了50余次拒绝,甚至不惜彻夜蹲守银行负责人。1992年创立万达之后,又因商业地产规划失误,一年内卷入200多场官司。
然而,正是他那“破釜沉舟”的非凡魄力,让他敏锐地抓住旧城改造的历史机遇,成功打造出一个横跨地产、文化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万亿商业帝国。
2015年,他超越李嘉诚,荣膺全球华人首富之位。
激进扩张埋下隐患
2017年成为万达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。万达长期依赖高杠杆的海外并购模式,在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迪士尼、传奇影业等耗资千亿的收购项目,不仅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,反而成为沉重的拖累。尽管王健林果断采取“卖卖卖”的策略——2023年出让万达电影控股权,2024年出售25座万达广场及海外资产,2025年更是将核心酒店业务以24.9亿元的价格割舍给同程旅行——但债务的雪球却越滚越大。
最新财报显示,万达商管短期负债高达400.8亿元,而账面资金仅有151亿元,多笔股权冻结更是直接关联到期债务违约。
诚信经营基因犹在
面对重重危机,68岁的王健林依然展现出军人的坚毅本色。8月底,他现身新疆克拉玛依考察文旅项目,而万达官方也强调“正在积极协商解决经济纠纷”。
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,与他一贯秉持的商业信条一脉相承。早年在从事商业地产时,他宁可增加成本,也要确保商户盈利,“诚信经营”由此成为万达品牌屹立不倒的坚实基石。如今,太盟集团等战略投资者600亿的注资,或许是他翻盘的最后筹码。但能否复刻当年“债券融资”绝处逢生的奇迹,仍有待时间的检验。
从首富到“首负”,王健林的跌宕起伏,不仅是个人在商海沉浮的生动写照,更深刻折射出中国商业环境从野蛮生长迈向理性发展的时代变迁。当潮水退去,或许正如他常说的:“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规模,而是安全。”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